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為了繼續拿失業金,紐約這些員工竟要求拿現金?才去上班….

聯邦政府為支撐中小企業設立的「薪資保護貸款計畫」(PPP),規定商家需在獲款八周內將75%資金用來支付員工薪資,其餘用在繳交店面租金、水電等各種開銷,才符合全額豁免。

然而,近期不少獲PPP款項並復工的華裔食品業者指出,過半員工寧願領高額失業救濟金也不肯上工,甚至有人獅子開口,要求加領現金獎勵,同時拿工資與失業救濟金。

商家認為,政府的美意被部分愛鑽法律漏洞的華人破壞,此風氣恐會延燒日後復工的建築業等行業;

但他們也嘆食品行再聘新手成本更高,若訴諸法律舉報員工不當行為,會讓局面更加難看,「現在真的進退兩難,不知道該怎麼辦」。

布魯克林食品貨倉創始人盧先生受訪表示,他於3月底依令關閉企業,4月初遞交PPP申請,沒想到僅等一周便收得銀行貨款,嚴重打亂復工計畫;

他解釋,店面直到5月才重開,即便全數員工願意回歸,貨款也無法在規定的八周內用完,「要符合全額豁免條件,員工人頭數需與歇業前一致」。

盧先生表示,自己公司原有20多名員工,但近日願意復工者僅有十餘人;他指出,該現象與州府根據報稅額度一周給付最高504元的失業救濟金,以及疫情失業補助金600元有關,「食品業員工一周總計可拿逾800元,意味著眾人不用上班,便能月領3000多元,誰會想冒險外出工作?」

不過盧先生也表示,聯邦小企業管理署(SBA)審查業者的聘用員工數,其實未限制商家聘請新員工,但他考量人事與培訓成本,仍希望留住舊員工;

「一旦我們訴諸法律,並向勞工局提交發送復工邀請,卻遭員工拒絕等文件證明,該名員工也無法再領失業救濟金。」他說,希望勞雇雙方不要走向僵局,期盼員工理解、重新上班。

在紐約華社做批發商幾十年的阿樺(化名)則指出,此類紐約華社出現的鑽漏洞風氣,恐影響各行各業經濟重啟;他透露,當前華人超市、食品運輸、餐館都遇到相同情況,其中菜價、物資上漲的原因,更與商戶多付1.5倍員工薪資有關。

阿樺也舉例,公司日前獲40萬元PPP款項,但復工員工不到20%;「有些員工除了要求上調基本工資,也提出希望以現金支付方式來拿到復工獎勵。」

他說,此種行為可讓員工年收入維持在1萬、2萬元內,除能享受使用醫療保險優惠外,疫情間也能同時拿取工資與失業救濟金。

阿樺說,食品送貨必須熟悉路線、認識貨品,重新培養一位生手實在不易,面對員工的無理要求只好同意,「當前員工遠比老闆輕鬆」。

據悉,紐約華社數十家華人經營的食品批發出現員工不願重返崗位等情形,不少業者表示,政府及民選官員若未對此現象做出配套改變,隨後第一階段復工的建築業便將首當其衝,隨後是各行各業。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大紐約全知道,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