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突發! 剛剛,美國開始降半旗敲喪鐘……

總統拜登周四發表聲明,要求白宮降半旗,紀念在新冠疫情中失去的一百萬生命。

拜登在聲明中表示:「晚餐桌前有一百萬空椅子。每一個損失都是不可替代的。每個人身後都遺下了一個家庭、一個社區和一個因為新冠永遠改變了的國家……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決不能對這樣傷痛麻木。要治癒,就必須銘記。我們必須保持對疫情的警醒,並盡全力拯救儘可能多的生命。」

根據拜登的要求,白宮和聯邦建築將從周四起至周一日落期間降半旗。

第六波疫情高峰開始後,我們好像身處於盲盒之中,每個人都在擔憂:什麼時候會被感染?感染後會出現什麼樣的癥狀?癥狀什麼時候會恢復?感染後有多久的免疫期不會再次感染?

因為我們對新冠病毒仍知之甚少,故而這接二連三的問題無人可答,一切都還是未知的謎題。

最近,又一個罕見病例引發了全球廣泛的討論,他的癥狀和後遺症都突破了我們的認知——得新冠還會失憶?

這是一名來自馬來西亞的39歲男子。據《馬來前鋒報》報道,39歲的莫哈末·法迪里在2021年8月時不幸感染新冠,近期他通過媒體發聲講述自己的不幸經歷,呼籲民眾不要對疫情掉以輕心。

當時,法迪里一家四口接連確診。71歲的父親確診1周候搶救無效死亡,但34歲的妻子、8歲的兒子癥狀輕微,很快便恢復。

他曾以為,自己尚且年輕且身強體壯,也會很快康復。但他的病情卻在7天內突然惡化,入院治療期間昏迷長達21天。

法迪里在昏迷的21天內暴瘦40斤,期間渾身插管,靠輸送營養液維生。當他恢復意識醒來時,守在醫院的妻子欣喜若狂,連忙去喊醫生前來查看。

然而法迪里卻一臉困惑:「你是誰?」他竟認不出妻子。

醫生表示,法迪里或許是昏迷時間太久才出現了短暫失憶的癥狀,清醒後記憶應該會慢慢恢復。幸運的是,在妻兒的協助下,他的記憶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復甦了,但不幸的是,他恍然想起父親在自己昏迷期間已經去世,他竟不能見到對方最後一面。

除經歷喪親之痛外,法迪里身上還同時遺留了多種後遺症。譬如身體疲勞、腦袋暈暈乎乎的(腦霧),更少見的癥狀是:病毒侵蝕了他的腳部神經,這使得他在長達1個月的時間內無法正常行走。直到現在,他走路仍略微吃力。

在此之前,我們大多隻看過有關「新冠病毒侵蝕腦部神經」的報道。

據美國耶魯大學免疫學家岩崎明子的一項研究介紹,新冠病毒可以感染神經元,侵入神經細胞機制進行複製。一些患者出現頭痛、神經錯亂等癥狀都可能與病毒的這一特性有關。

本月,英國科學家提出的「新冠病毒會使大腦老化20年,智商下降10個點」的結論,更是進一步驗證了新冠病毒侵蝕神經的猜想。

科學家認為,即使是輕症患者,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腦損傷。

既然新冠能傷腦,像法迪里這樣更少見的新冠病毒侵蝕腿部神經的病例,或許也「存在即合理」。只不過,我們仍需更多的研究來探索這一未知。

在等待未知謎題答案揭曉的同時,一項我們等待已久的研究結果終於出爐了。

這1192名患者於2020年1月至5月期間入院治療,感染的都是早期的Alpha毒株。超過半數的患者染疫2年多仍遺留有後遺症,包括疲勞、睡眠困難、頭痛、呼吸困難等等。並且,2年後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態也遠比不上普通人。

這令專家震驚:「必須繼續追蹤長新冠的影響。」

該研究顯示,6個月後,68%患者都至少遺留了一種後遺症;24個月以後,55%患者仍遺留有後遺症。多半為疼痛、焦慮、憂鬱、疲乏、虛弱等。

此外,患者的呼吸和肺功能損傷仍遠高於常人。

一言以蔽之,對於感染新冠,我們要做好至少2年無法完全恢復的心理準備。

並且,由於變異毒株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擴散,我們早已包圍在看不見的病毒威脅之中,不能有「小確幸」覺得自己不會中招。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通報,本周除美國和非洲外,全球各地的周新增確診病例已有下降的趨勢。但與此同時,歐洲累計死亡人數超過200萬,而美國死亡人數則突破了100萬。

雖說一些地區疫情有緩和的跡象,但WHO主席譚德賽仍強調,「50多個國家不斷上升的病例凸顯了新冠病毒的波動性。具有高傳染性的變種毒株可能讓疫情死灰復燃。」

譚德賽所說的變種毒株,就包括來自南非的變種BA.4和BA.5。

WHO技術負責人瑪利亞·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指出,這兩個毒株傳染力更強,或許會取代現在全球主導的BA.2毒株。

說實話,從2021年11月到2022年4月,科學家用了近半年的時間才搞清楚:Omicron毒株的毒性一點兒也不比Delta弱,住院和死亡風險完全一致,它從不是「大號流感」。

可病毒呢?它已經又領先一步,從BA.1時代跳到BA.4和BA.5時代了——我們面對的這兩種新毒株,仍有太多未知和不確定性。

或許研究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可是人命是等不了的。美國累計死亡突破100萬,華盛頓特區教堂銘鍾1000下,拜登要下半旗哀悼——那些死去的、曾經鮮活的生命,都是死於病毒的未知。

現在的我們,感染風險仍在與日俱增,可病症是未知的、後遺症是未知的、恢復時間仍是未知的。面對這麼多的未知,我們唯一的已知是:做好防疫措施,保護好自己便能防患於未然。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加拿大加新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