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華盛頓郵報》:歧視亞裔無益於減緩新冠病毒疫情

曾參與美國半個多世紀民權運動並著有《亞裔美國夢》《李文和傳》等作品的華裔女作家謝漢蘭(Helen Zia)3日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談到新冠病毒疫情暴發期間,亞裔受到歧視的問題。文章摘譯如下:

儘管全球冠狀病毒大流行所引發的反亞洲種族主義浪潮既醜陋又可怕,但這並不新鮮。我曾目睹亞裔美國人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製造業崩潰後所面臨的騷擾和暴力。當時,把亞洲移民和亞裔美國人當作替罪羊,對拯救美國汽車業毫無幫助。現在也是一樣,這種做法根本無益於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

3月12日,馬薩諸塞州亞裔美國人委員會( Massachusetts Asian American Commission)成員在波士頓抗議針對亞裔的歧視行為。(圖片來源:美聯社)

20世紀70年代末,我搬到底特律,希望成為那裡著名的勞工運動中的一員,並且在三大汽車製造商那裡找到了一份工作。我的薪水是每小時10美元,是最低工資的6倍多。

但是1979年的伊朗革命造成石油和天然氣嚴重短缺,汽車工業也因此陷入危機。突然之間,我和其他幾百萬工廠工人失業。我和很多其他人一起,在失業辦公室徘徊了很長時間。痛苦並不足以描述曾經讓這個偉大工業地區陷入困境的絕望感受。

政客、首席執行官和工會領袖們互相指責,試圖推卸責任。工人們既沮喪又憤怒,而很快他們就找到了一個替罪羊:日本。

他們說,日本汽車工業是所有人痛苦的根源。在他們看來,是日本生產的節能汽車傷害了美國,導致沒有人想要買底特律生產的油老虎。那時候,開日本車的人可能會遭到槍擊。但是實際上,同樣可以省油的大眾甲殼蟲汽車也很受歡迎,在敵人外表看起來不一樣時,種族主義是個更有效的工具。一些人甚至聲稱美國和日本處於戰爭狀態,暗示核彈可能是解決危機的一個辦法。

隨著充滿仇恨的言論充斥在電視廣播上,每一個「看起來像日本人」的人都成為攻擊目標。我隨時有可能會碰到有人用種族主義字眼咒罵我,或者威脅要對我使用暴力,即使我也跟很多人一樣失去了自己的工作。

我們的擔憂在1982年成為現實,當時底特律的兩名白人汽車工人將一名27歲的華裔青年陳果仁(Vincent Chin)毆打致死。目擊者稱,他們聽到兇手對陳果仁說「都是因為你,我們失業了」。兇手甚至沒在監獄裡待過一整天,而且這種行為對他們失業的狀態也根本於事無補。

上世紀80年代反日種族主義和當前新冠病毒疫情引起的種族主義之間的相似性讓人不寒而慄。特朗普總統故意使用反華語言來描述目前的疫情。目前已經有數百起關於反亞裔的騷擾和暴力行為的報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工作和生命,這種暴力行為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

實際上,面對這樣的情況,美國人能夠處理得很好,而且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小布希總統警告全國不要有恐伊斯蘭症。雖然他沒能阻止仇恨犯罪,但是他定下了一個基調:針對穆斯林是不可接受的。

雖然特朗普最近已經停止使用帶有歧視性的病毒名稱,但是他之前的言行已經給了那些煽動仇恨的人許可。跟紐約和加州州長一樣,其他領導人以及國會的亞裔成員都需要站出來發聲。

另外,美國大約20%的一線醫護人員是移民,其中就包括許多亞裔移民。據美國醫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報告,截至2018年,在美國行醫的醫生中,有17%是亞裔。仇恨和病毒讓這些醫護人員以及他們服務的病人處於雙重危險之中。

在現在這樣一個時刻,所有人都處於風險之中。反亞裔種族主義並不能治癒新冠病毒,而且這種傾向本身就是一個將我們所有人都置於風險之中的病毒。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僑報網,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