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每餐七分飽:七分飽是什麼感覺?

或許好多人都聽說過每餐吃七分飽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的說法,還有的人說人的壽命跟你吃的東西成反比,這種說法有欠科學。可是民間一直有「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的說法。現代科學也證實,吃七分飽就可以保證營養攝入,只要長期堅持,不僅有助控制體重,延緩衰老,還有利於頭腦保持清醒。

中國傳統養生觀念及方式之一,是指每餐進食只吃七分飽,自我感覺饑飽適中即可。人的日常飲食及其習慣,是影響其生理健康的重大因素之一。人體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輸送,主要依靠脾胃來完成。進食恰到好處,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運轉正常,人體及時得到營養供應,能夠保證各種生理功能活動。過飢或過飽,對人體健康都是不利的。

由國民營養調查結果可知,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不盡合理,穀物類食品攝入量趨減,動物類食品攝入量增加,特別是城市居民的脂肪攝入所佔總熱能比偏高。而當身體攝入過多的營養,會導致整個系統效率下降,加之在職人員體育鍛煉機會較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為腫瘤、心血管疾病等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每餐七分飽:七分飽是什麼感覺?

專家通過動物實驗證明,無論是單細胞動物還是哺乳動物,如果減少營養供應,即將正常飲食減少三至四成,則壽命可延長百分之三十至六十。目前國民的平均壽命已超過七十歲,如果能堅持只吃七分飽,做到營養均衡,完全可以更健康、長壽。

既然每餐吃七分飽好處這麼多,那麼,吃到七分飽到底是個怎樣的感覺?吃到什麼程度該放下筷子?

「七分飽是一個形象的說法,提醒人們吃飯不能過量。」天津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付金如告訴我們,想要吃到七分飽,只要有飽的感覺,就別吃了,但也不能餓著。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營養科教授李惠明表示,七分飽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感覺,不是很好衡量。「應該是感覺吃得差不多了,卻還不想離開飯桌,可要是再吃的話就會撐。總而言之,是一種似飽非飽的感覺。」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的解釋更為細緻,「七分飽應當是這樣一個感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此外,范志紅還具體指出其他幾個級別的飽腹感,供大家參考。「八分飽時,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九分飽時,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十分飽時,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三位專家都表示,人們摸索自己七分飽的飯量,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那就是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也就是說,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

其實,有了七分飽的意識,就是好的開始。專家提醒,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一些細節:

1、專心吃飯。

對飽的感受,是人的本能,天生具備。不過,對不同級別飽的感受,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如果邊吃邊聊,或邊吃邊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從而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2、細嚼慢咽。

只有細嚼慢咽,才會感受到自己對食物熱情的變化,飢餓感的消退,吃飯速度的減慢,胃裡逐漸充實的感覺……也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不同飽感程度的區別。然後,找到七分飽的點,把它作為日常食量。

3、少精多粗。

吃水分大的食物可以讓胃提前感受到飽,有利於控制食量,比如喝八寶粥,吃湯麵,都容易讓七分飽的感覺提前到來。另外,吃需要多嚼幾下才能咽下去的食物,比如粗糧,能讓人放慢進食速度,有利於感受飽感,從而幫助人們控制食量。相反,精白細軟、油多纖維少的食物會讓進食速度加快,不知不覺中吃下很多。

以上我們了解了吃七分飽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感覺,也接受了營養專家給我們的寶貴建議,可見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科學,只有我們多了解,才能讓這些有價值的東西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小常識123,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