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米飯,很多人第一步就做錯了!這樣做,營養好,飯更香
對於大部分華人來說,米飯永遠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角色」,無論菜肴如何豐盛,不吃幾口米飯,總覺得胃裡空落落的、差了點什麼。
不過,隨著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米飯也得適當變變花樣,這樣攝入的營養才能更全面,吃起來更美味~
米飯裡面加點它 吃出健康好身體
精製白米的升糖速度較快,飽腹感不強,營養價值在加工過程中也有較大損失。若是長期主食只吃它,可能增加便秘、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生風險。
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建議大家在平時吃的白米飯里加一點「料」,讓它吃起來更健康。
1.加點莜麥
莜麥是禾本科、燕麥屬的植物。它是世界公認的營養價值很高的糧種之一,其蛋白質含量在穀類糧食中更是數一數二,可達到粳米的2倍之多。
莜麥中富含一種叫β-葡聚糖的物質。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在輔助降低血膽固醇、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提升免疫力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在山西,有句俗語說道:「四十里莜麵,三十里糕,二十里蕎麥麵餓斷腰」,意思就是莜麥的飽腹感也很強,非常扛餓。所以對於有減肥需求的人來說,莜麥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食材選擇。
2.加點黃米
黃米是古代黃河流域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曾作為皇家貢米而聞名天下。它的個頭比小米略大一些,呈淡黃色,中醫認為它具有祛風除濕、和胃安神、解毒斂瘡等功效。
現代營養學發現,黃米中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E、蛋白質、鋅、銅等多種營養成分。而且黃米煮熟後口感會比較軟黏,加一把在白米飯里,不僅能豐富營養,還能改變口感,煮出來的飯顏色也更多彩好看。
不過,也正是因為黃米煮熟後會變得很黏,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否則反而可能加重腸胃消化負擔,引起不適。
3.加點芸豆
米飯加豆類的搭配也十分經典,甚至有「米飯加豆等於吃肉」的說法。
這是因為米飯中富含蛋氨酸,但賴氨酸較為不足;豆類正好與其相反,賴氨酸含量高,蛋氨酸含量少。這兩個一起吃剛好互補,能提高蛋白質的質量,與肉類中的蛋白質有得一拼。
芸豆作為豆類的一種,其蛋白質含量高於雞肉,B族維生素、鐵、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含量也較為豐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芸豆是豆類中的「補鈣小能手」,每百克鈣含量在300毫克以上。
另外,芸豆中還含有一種物質能抑制α-澱粉酶的能力,減少人體對澱粉的消化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幫助減肥。
4.加點紅薯
紅薯每百克熱量約為大米的1/3,低脂肪,還富含膳食纖維,煮米飯時加一些,粗細搭配,既有助於促消化、防便秘,又能幫助控制體重、降低餐後血糖反應。
紅薯中的β-胡蘿蔔素含量也非常高,β-胡蘿蔔素進入體內後能轉變為維生素A,在緩解視疲勞、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紅薯還是一種典型的高鉀低鈉食材,適當食用對於保持血管彈性有一定幫助作用。
要想米飯吃得更美味、更健康,除了多加一點「料」之外,煮飯的過程中還有不少細節需要大家多留心。
煮米飯這3個細節你同樣要注意
1.不要過度淘米
大米反覆淘洗很容易造成表層營養素的流失。有實驗就表明,大米經多次淘洗後其中的維生素B1損失率為40%~60%,無機鹽損失率高達70%。
而且,現在市面上正規出售的大米都經過一定的篩選和加工,比較乾淨,真沒必要淘洗太多次。
建議:使用冷水,輕柔地把米淘洗1-2次就可以了,期間盡量不要揉搓。
2.煮前泡一泡
烹飪前將大米浸泡10~30分鐘,可以讓米粒提前吸飽水分,蒸煮時澱粉顆粒糊化得更加均勻,口感也就會更軟糯。
浸泡結束後,大家可以直接用泡米水煮飯,這樣能最大化減少水溶性營養素在浸泡過程中的損失。
3.煮好後燜一會兒
米飯煮好後燜上10~15分鐘,會變得更為鬆軟,吃起來口感更好,也更適合腸胃不好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