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別再這樣做了!選對部位、找准搭配,才能吃得健康又美味!
牛肉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等功效,如今天氣乍暖還寒,經常吃點它可強健體魄、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大家的餐桌上趕緊「安排」起來吧!
一塊牛肉含有這些營養
中醫認為牛肉是「補虛」、「壯健」、「強筋骨」的佳品,常吃能起到很好的補益作用。而從現代營養學來看,牛肉富含優質蛋白及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對身體好處確實不少。
- 優質蛋白:瘦牛肉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在20%以上;
- 鐵:牛肉中的鐵含量約是豬肉的3倍,常吃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
- B族維生素:牛肉中富含維生素B3、B6、B9、B12等B族維生素,在調節體內新陳代謝、促進脂肪轉化成熱量方面很有助益;
- 鉀:鉀元素不僅能輔助調節血壓、保持心率穩定,還能幫助改善疲勞、思緒混亂、肌肉抽筋等情況;
- 鋅:牛肉各部位的鋅含量都普遍較高,如牛裡脊可達到6.92mg/100g,補充鋅元素有助於促進創傷癒合、維持人體正常食慾、增強人體免疫力。
此外,牛肉中還富含鎂、磷、硒、鈣等營養素,總體來說是一種非常養人的食材。
牛肉不同部位,應該怎麼選?
牛肉的營養價值總體來看很高,但一頭牛有那麼多的部位,不同部位的營養含量必然會有差別,口感也有差異,那怎麼選比較好呢?
- 腱子肉:牛身上最強壯的部分,肉中帶筋有嚼勁,脂肪含量低,適合做鹵牛肉、醬牛肉、紅燒牛肉;
- 外脊:牛背部的肌肉,有一定的肉筋和肥油,常聽說的西冷、沙朗都出自這塊,口感比較細嫩,適宜煎、炒、熘等做法;
- 裡脊:牛柳和菲力都是牛的裡脊肉,這個部位口感細嫩,低脂、低熱量、高蛋白,適合做牛排、小炒,但價格通常比較貴;
- 肩肉:纖維粗、肉質硬、不好嚼,適合燉煮或做牛肉乾食用,價格通常比較便宜;
- 胸肉:肉質較硬,且脂肪含量較高,適宜腌制、風乾食用;
- 牛腩:高脂肪、高熱量,口感有韌勁,適合清燉或做咖喱;
- 臀肉:因為肌肉纖維粗所以口感較硬,不過脂肪含量較低,適宜燉煮或爆炒;
- 上腦:表面有明顯花紋,脂肪含量中等且分布均勻,很適合涮煮食用。
根據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宜攝入畜禽肉類40~75克。大家選好自己要吃的部位,大概一天吃一個手掌大小的牛肉就足夠了。
對於患有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人群來說,應盡量少吃牛腩這些脂肪含量高的部位。
烹飪牛肉有講究
牛肉最好不要用油炸、鐵板、燒烤等方式烹飪,因為這些做法的溫度通常超過200℃,易使牛肉中產生大量的雜環胺類化合物。雜環胺類化合物具有致突變性,長期攝入可能誘發肝癌、肺癌、腸癌等惡性腫瘤。
一般更建議大家採取蒸、煮、燉、煎、炒等做法,既健康安全,又能更好地保留牛肉的鮮嫩滋味。
此外,牛肉還有一些「好搭檔」,一起吃風味更佳!
土豆
牛肉軟嫩,土豆酥香,口感相得益彰。而且,土豆具有和胃調中、健脾利濕、寬腸通便等功效,和牛肉一起吃,健脾益胃的效果更不錯。
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一定的抗炎殺菌作用,與牛肉搭配更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力。
菠蘿中含有的菠蘿朊酶能幫助分解蛋白質,和牛肉一起吃能進一步提升其中蛋白質的利用率。菠蘿還能彌補牛肉中維生素C不足的劣勢,讓人體獲取的營養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