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美國人狂囤現金 儲蓄率達歷史最高
美國經濟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5月29日周五公布,美國4月份個人儲蓄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33%。
這一比率為人們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也是該部門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跟蹤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4月份這一比例高於3月份的12.7%。
據CNBC報道,美國經濟復甦的迅速程度和嚴重性取決於消費者是繼續囤積現金還是重新開始消費。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格雷戈里·達科(Gregory Daco)表示:”巨大的不確定性和病毒恐懼揮之不去,這抑制了人們像往常一樣外出消費的慾望。”
據FactSet的數據,此前的最高儲蓄率是1975年5月的17.3%。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的大部分時間裡,儲蓄率都高於13%。在儲蓄增加的同時,4月份的支出創紀錄地下降了13.6%。
由於新冠疫情造成前所未有的經濟和社會混亂,美國消費者積累了大量儲蓄。疫情迫使美國政府下令關閉經濟,並導致4千多萬美國人申請失業。
均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安·斯旺克(Diane Swonk)表示美國消費者在經濟中所佔比重超過三分之二,經濟復甦的速度和強勁程度取決於儲蓄的增加,反映了消費者習慣的結構性改變。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高級研究員梅根·格林(Megan Greene)表示,所有的商店都關門了,這說明存在一種需求衝擊。
另一方面,儲蓄和消費習慣的結構性改變會對經濟產生強烈的影響。格林說,這種情況可能加劇長期停滯,使利率、增長和通貨膨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在低位。
經濟學家表示,只要這些錢被存起來而不是用於投資,那麼通常情況下,這往往會給利率帶來壓力,會抑制增長,削弱經濟的潛力。
Swan Global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經理表示,在危機或經濟衰退期間,個人在支出和儲蓄方面更加保守是完全合理的。
矛盾之處在於,如果整體經濟中的每個人都在原地踏步,那隻會讓衰退變得更糟,節儉悖論是一個負反饋循環。人們存得越多,花得越少,消費越少,衰退就越嚴重,經濟衰退越嚴重,他們的儲蓄就越多。
無論經濟是V型復甦、W型復甦還是急速復甦,消費者支出習慣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布萊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表示,與12周前相比,美國銀行的支票賬戶中多了30%到40%的存款。但莫伊尼漢表示看到了消費習慣的復甦。
Ark Invest創始人伍德(Cathie Wood)為客戶管理著150億美元的資產。她說,消費者將帶領經濟走出低迷,彌補過去幾個月的支出不足。
這一理論與V型復甦理論一致,V型復甦是指經濟活動的恢復速度與消失的速度一樣快。伍德將當前的儲蓄比作”後9·11時代”,
當時消費者在遭受恐怖襲擊後經歷了一段短暫的癱瘓時期,隨後支出強勁復甦。非典期間,零售銷售大幅下降,但一年後,數據已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