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揭秘:高房價壓力下,美國媽媽也「恐生」
聯合國推算指出,標準的人口替代率(Replacement Rate)為 2.1。在不考慮移民的情況下,只有當生育率到達這一水平,才能維持整個社會人口的穩定,而長期低於這一水平則勢必會帶來人口的減少。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本該反映出家庭對待「生孩子」這件事情的態度,然而根據美國綜合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的結果,美國人對生孩子的熱情從未降低。當你問一個美國人「一個家庭最好擁有多少個孩子」的時候,他們在 2010 年給出的平均答案是 2.5 個,2016 年上升至 2.6 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全美家庭成長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中也發現,美國女性希望一生中能擁有孩子的平均數量是 2.3 個,男性略低,卻也達到了 2.2 個。
就年齡層次而言,25 歲到 29 歲的年輕人是「生娃」主力軍,但這個群體的住房自有率通常很低。2010 年至 2013 年,購置首套房的買家平均年齡為 32.5 歲。隨著房價的上漲,這一平均年齡在 2017 年已經增長至 35.2 歲。與此同時,美國產婦的平均年齡也從 2010 年的 27.7 歲增長至 2016 年的 28.7 歲。我們也將研究對象鎖定為 25-29 歲的女性群體(最佳育齡婦女),她們往往對當地人口的長期自然變化,以及年齡構成變化起著主導作用。
如果房價與人口出生率之間存在關聯,我們大致可以猜測到,在那些房價增幅更高的地區,出生率下降理應更快。事實是否與料想的一樣?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下屬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的出生記錄印證了我們的想法:從 2010 年至 2016 年,美國主要城市 25-29 歲育齡婦女的生育率與房價漲幅之間,存在明顯的負相關,即房價漲幅越高的地區,該群體的生育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