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湯真的沒那麼」有營養」, 4 大喝湯誤區,需要注意!
俗話說:想健康,多喝湯。尤其是氣溫逐漸變冷後,回家就想喝一碗熱氣騰騰的湯。
然而,有些看似美味的養生湯,卻暗藏著不少的危機:高油脂、高鹽、高嘌呤、亞硝酸鹽超標、損傷肝腎的某些「中藥」、溫度過高太燙損傷黏膜……
因為喝湯導致入院的報道也屢見不鮮。
來自網路截圖
下面這些關於湯的錯誤做法,不僅對身體健康沒有益處,還可能加重病情、致癌,愛喝湯的人尤其要注意。
No.1 奶白色的湯,更有營養?
很多愛喝湯的人都知道,奶白色的湯喝起來更香。因而就有了「湯的顏色越白,越有營養」這種認知。
其實,湯之所以發白,是因為脂肪……
圖片來源網路
很多人在煮魚湯時都會盡量把湯熬得「白」一點,認為這樣的湯比較有營養。但其實奶白色的湯是「乳化脂肪」,沒有脂肪的湯一般是不會呈現乳白色的。
由於奶湯喝起來比清湯更有風味,所以會令人產生「更有營養」的錯覺。
對於痛風病人以及「三高」患者來說,常喝奶湯會導致脂肪及熱量超標,誘使血壓、血脂、尿酸、血糖增高,促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及痛風的發作。因此,以上這些人最好少喝奶白色的湯水。
No.2 高尿酸、痛風患者,少喝 3 種湯
除了高脂,喝湯時還需要注意高嘌呤的問題,尤其是高尿酸、痛風患者,以下 3 種湯不建議喝。
海鮮湯:蝦、扇貝、螃蟹等海鮮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喝海鮮熬煮的湯,易引起痛風發作。
火鍋湯:很多人吃火鍋時喜歡喝菌菇、番茄等鍋底的湯,認為養生又健康。其實一旦在鍋里涮煮過肉、菌菇、海鮮等多種食物後,看似清淡的湯里嘌呤含量往往很高。
顏色乳白的肉湯:紅肉類(豬肉、牛羊肉)等本身含有高嘌呤,長時間熬煮後,湯里不僅高脂,還會高嘌呤。
No.3 湯要趁熱喝才夠滋味?
天氣逐漸轉涼,加上很多湯放涼之後會出現油脂分層、腥味等影響口感,不少人養成的喝湯習慣是:趁熱喝。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喝了一碗熱湯,或者吃了一頓火鍋後,牙齦和上顎會出現紅腫、麻木的感覺,這其實就意味著口腔黏膜被燙傷了。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飲食過燙甚至有致癌風險。
圖片來源網路
口腔和食管的表面,是一層嬌嫩的黏膜,食物的硬度、溫度,都會對它造成傷害。
其中,溫度對它的影響特別明顯:
- 10 ℃~40 ℃ 最合適
- 50 ℃~60 ℃ 勉強能耐受
- 65 ℃ 以上會造成燙傷
食物從口腔到食管,再進入胃部,大約需要 9 秒鐘。這就意味著,如果吃了一口燙的東西,口腔和食管要承受被燙 9 秒鐘。
偶爾燙傷,黏膜倒是還可以自我修復。但是經常趁熱吃東西,食管在長期反反覆復「損傷 – 修復 – 損傷 – 修復」的過程中,發生不良修復的幾率增加,可能導致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越來越多,惡變就可能發生了。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曾在 2018 年發布過一項警告:飲用超過65℃以上的熱飲,有增加食道癌的風險,並且把超過65℃的熱飲列入了2A類致癌物名單,致癌風險僅次於最高級1級致癌物。
圖片來源網路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數據,食管癌是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前五位之一,並且全世界的食管癌患者中,有一半來自中國。
因此,為了大家的健康,吃飯時建議提前把湯盛出來,放置5~10分鐘後再喝。
No.4 放點中藥更「養生」?
作為冬季進補的佳品,各類湯品成了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雞鴨鵝牛羊肉搭配各種名貴藥材煲成的滋補養生湯,不僅味道一絕還暖心暖胃。
但並不是所有的藥材都適合煲湯,亂用藥材可能會煲出「孟婆湯」!
很多人煲湯時喜歡添加一些中藥,以達到「養生」的效果。然而因此入院的報道也不少見:
很多人煲湯喜歡放一些中藥材養生,但是是葯三分毒,「葯食同源」的食物也要注意用量。需要調理時,最好諮詢下中醫師。
喜歡用中藥「煲湯」、亂用「偏方」,很可能由於藥材識別不當,直接損傷肝臟。因此,不建議大家盲目添加「中藥」,自行煲湯或服用。
生活中,我們對於食物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誤解。
圖片來源網路
這些誤解可能來自於個人感受,可能來自於口口相傳,但大多都沒有科學依據,也並不適合拿來作為指導生活的準則。
比如深入人心的「骨湯補鈣」的說法,其實也是出於中國人傳統樸素的「吃啥補啥」的邏輯,缺乏有效的證據支撐。
我們不需要賦予某種食物過多的功效、價值、意義,把它捧上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