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被塗鴉的中餐館,以及那把懸在華人頭上的劍

經過了整整五個月之後,我發現那把懸在華人頭上的劍終於落下來了。

離我家不算遠的Wyckoff鎮,一家中餐館夜裡被人塗鴉,門上、窗子上、地面上都被噴上油漆,到處都是歪歪扭扭的大字:Covid-19, Coronavirus(新冠病毒),Go home to China (滾回中國)。


旁邊的其他商店都毫髮無損,所以,這很明顯是一個專門針對華人的惡意行動。

我聽說這件事之後,反而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終於來了

從今年1月份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在美國的華人的處境就在變化。當國內疫情緊張的時候,美國各地開始有一些對於華人的零散歧視行為。

當時微信群里經常有一些關於華人受到歧視的帖子,什麼「華裔女在地鐵受到毆打」啊,什麼「各地華人商店被燒被搶」啊,我也經常收到國內親朋好友的詢問和擔憂。雖然經過查證,這些多為舊新聞,但是也從側面說明,在病毒影響下,人們已經預見到華人會受到歧視和傷害。

人們看見了那把懸在華人頭上的劍,並知道,或早或晚,這把劍都會砸在華人頭上。

那個時期,華人們在瘋狂購買各類醫護物資,並想方設法地運回國內,幾乎無暇顧及自身。而針對華人的歧視行為,主要體現在「反感」上,就是覺得華人可能攜帶病毒,於是對華人自覺或不自覺的疏遠、躲避,語言上對華人的諷刺,以及個別人的暴力行為。比如從一月份開始,紐約法拉盛的中餐館生意就大受影響,去就餐的人越來越少。市長白思豪還曾經專門去那裡吃飯,並呼籲大家繼續支持中餐館。


(2月13日,白思豪去中餐館吃飯。)

還有一個歧視行為就是攻擊戴口罩的民眾。華人由於文化習慣,加上自己的家鄉正在遭受新冠襲擊,所以比較早就認識到口罩的重要性,並戴上口罩預防,而歐美人一向認為只有病人才戴口罩,所以一些戴口罩的華人受到偏激有暴力傾向的人的敵視、謾罵甚至毆打。

總體來說,這類歧視行為雖然零星出現,但是並不太普遍。畢竟病毒主要在萬里之外的大洋彼岸肆虐,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覺得與自己無關。

到了三月份,新冠疫情在美國大規模爆發,引起全國性的停產停工,不光讓上十萬的美國人失去生命,而且造成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無數人失去工作。

華人們打完上半場就打下半場,又開始大規模地給美國醫院捐口罩。

而這個階段針對華人的歧視,就轉向「遷怒」:由於新冠讓人們失去親人、失去財產、失去工作,部分人需要發泄怒火,而華人就成為首當其衝的目標。

我們鎮上一家中國餐館,已經開業二十多年,老闆來自台灣。疫情爆發之後,他們和其他餐館一樣,都只提供外賣服務,營業額一落千丈。即使這樣,他們還遭到電話騷擾,有人打電話破口大罵,就是因為他們是華裔。

一些居民得知後,經常打電話訂餐,用行動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川普曾有一段日子天天把「Chinese Virus」掛在嘴邊,這周競選拉力上他又用了「Kung Flu」,「Chinese Flu」,做為美國總統,他的所做所為,也給對華人的歧視加了砝碼。

不少華人也意識到了這些危機,紛紛買槍,練習射擊,總之先把自己武裝起來。

不過,由於疫情嚴重,美國實行居家令,大多數人都是躲在家中,所以,這些針對華人的「遷怒」行為,真正落到實處的並不多。

就這樣,從一月份,到六月份,新冠病毒折騰了五個月,而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對於美國華人的歧視和迫害,也一直零零散散地發生著,但是沒形成什麼氣候。從五月底開始,美國又爆發「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似乎黑人和白人之間的衝突,成為目前關注的焦點。

就在我以為整個世界的關注點已經轉移的時候,隔壁鎮中國餐館就遭了秧。上周三,油漆塗寫的大字,就這麼明晃晃地刷了上來。

之前儘管聽過這樣那樣的例子,可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時候,才會有那種感同身受,那種觸目驚心,那種切膚之痛。

我彷彿看見那把搖搖晃晃懸在頭上好幾個月的劍,終於掉了下來。

一個歧視事件的發生,固然不幸,但是,這個事件發生之後的反響、應對、處理,也讓我非常關注。

如果人們對於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袖手旁觀,甚至幸災樂禍,那麼,今後這樣的事件就會越來越多,甚至不斷升級。

值得安慰的是,Wyckoff以及周邊整個社區都迅速用行動來支持這家餐館,並強烈譴責這種惡劣的種族仇恨行為。

新澤西州長墨菲第一時間發聲,他說:「Wyckoff一家中餐館留下的充滿仇恨和種族歧視的塗鴉讓我萬分震驚。新冠病毒並不是種族主義的借口。我們完全支持華裔社區。」

Bergen縣的行政長官特德思科也發表聲明,他說:「……。我們強烈譴責一切仇恨、偏執和種族主義,在這個事件中,我們堅決地站在華人社區一邊。」

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各界群眾紛紛聲討這個種族歧視行為。

有熱心居民開通了集資,想用捐款來洗掉這些字跡,一天之內就收到98份捐款,總額超過$3000。


有清潔公司主動來清洗乾淨了所有的字跡,並決定分文不收。於是前面發動捐款的人把捐到的錢全部贈給店主。

有居民在餐館門口掛上氣球,有孩子們在停車場放上寫著「Be Kind (善待他人)”的心型摺紙,一位猶太拉比(Rabbi)送來鮮花和支票。

不止一個人在臉書上倡議大家都去這家餐館訂餐,支持他們。當餐館再次開門的時候,來訂餐的人太多,竟然排上長隊。

更有積極人士,幾天內就在鎮政府前為此為契機,舉行了反對種族歧視的集會。

兩周前,我曾參加了我們鎮舉行的聲援「黑人的命也是命」的遊行集合。當時去參加的人大約有1000人左右。我當時心裡想:「當華人受到歧視和傷害的時候,不知有多少人會為他們站出來。

我沒想到自己的這個疑問,很快就有了實際的答案。

Wyckoff的人口大約只有我們鎮的一半多一點,這次聚會也是臨時召集,就連鎮長都沒出面。而且一位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而死,與一個中國餐館被噴油漆,這兩個事件也無法比較。所以,當我看到大約有三百人出現在集合現場時,我覺得是很不錯了。


我讓女兒做了一個「No Room for Racism” (不要種族主義)的牌子。哪怕是微弱的聲音,如果由千百萬人一起發出,那就是驚人的力量。


來參加集會的以白人為主,也有個別黑人,還有不少華人鄉親。

集會上發言的人一個又一個,「黑人的命也是命」仍然是重要主題,而伴隨而來的,還有反對一切形式的社會歧視和不公。這次華人中餐館的遭遇,給大家敲了警鐘。這樣一個相對富裕、平和、寬容的社區,竟然有如此明晃晃的歧視行為,可見種族主義是美國社會的一個大毒瘤。

一群11、2歲的孩子尤其讓人感動,她們中的一對華裔姐妹先站了出來,敘述了自己經歷的歧視事件,稚嫩的聲音擲地有聲:「我們需要改變,改變就從我們這一代開始。」

她們的朋友們也都站了出來,好幾個是白人孩子,還有一個是黑人孩子。沒有了成年人的「深思熟慮」,「左右權衡」,她們的想法是那麼純粹:歧視是錯誤的,我們要反對。幾個孩子甚至聲音哽咽,情緒激動。

沒有一個孩子,生下來就是種族歧視者。這些孩子們能夠明白是非,能夠挺身而出,發出呼聲,讓我感到美國的未來還有希望。

種族歧視有多種形式,不光只是白人歧視黑人。華人在美國,可能面臨的歧視,也許是來自白人,也許是來自黑人、西班牙裔人,甚至亞洲的韓國人、印度人,日本人…..。給中餐館潑油漆寫大字的人還沒有被抓獲,但是,不管他(他們)是哪個種族,我都不會吃驚。

這一次我身邊發生的中餐館吐油漆的歧視案件,能有這麼多的人出面支持和聲援,靠的不光是人們的良心,更靠的是法理和制度。「種族歧視」是美國法律嚴令禁止的行為。反對種族歧視,人人平等是社會上下的普遍共識,是學校多年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

拿起槍桿保護自己,在當今的社會,只能是一個無奈之舉;僅僅寄希望於「愛可以戰勝一切」,也有點過於虛無縹緲。

華人做為弱勢群體,要想免受種族歧視的傷害,還是要依靠制度從根本上的保護,以及全社會對於一切歧視行為的零容忍。

任何針對華人的歧視行為,哪怕只是語言上的侮辱,都是不可接受的。

中餐館被潑油漆,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並且已經被警方定義為「仇恨犯罪」。

而那些「細小」的,「輕微」的歧視,大概不少華人都或多或少地遇到過。

所以,華人不但要積极參与社區事物,樹立良好的正面的形象,而且在面對每一個歧視的舉動時,都不應該忍氣吞聲,要大聲地說出來,尋求社會的支持和幫助。

一個好的社會,應該是能夠讓每個人都得到保護,每一個善意的行為都得到弘揚,每一個惡意的行為都受到懲罰。

與其想盡辦法對付那把懸在頭上的劍,不如讓這個世界不要出現產生那把劍的土壤。

雖然這個目標,對於我們來說是如此遙遠,但是,只要一點點地向那個目標走,還是有希望的。

這個中餐館的遭遇,我希望是結束,而不是開始。

本文由【北美海客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羅新,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